close
在初學者時期
學生一定會常常聽到我說手腕不要晃來晃去
手指要站好
但打開youtube一看人稱霍老的霍洛維茲大師
手怎麼塌塌咧 其實這是他很著名的平行觸鍵
這是因為彈琴時的觸鍵不只是運用指尖(更正確來說應是指甲後到指腹之間的區域)
到了後期 應該要學會運用不同的觸鍵來產生不同的音色
有時要以厚實的指腹彈出渾圓飽滿的聲音
有時則要運用快速的指尖彈出似敲擊的聲響
因此在不同時候要選擇用適當的觸鍵是重要的課題。
但在一開始 還是以手指能有良好的獨立性為優先
大部分的幼兒很容易在第一指節處塌陷
這時可以用手指輕輕碰觸關節提醒
或者請他閉上眼睛感受現在彈下去的手指是否凹陷
等手指"頭好壯壯"時 就可以嘗試用各種觸鍵來詮釋音樂。
另外值得一提的是,在觀看一些年紀較長的大師演奏時,會發現他們的動作較少
其實是因為在經年累月之下,全身肌肉控制的相當好了,因此在"不動聲色"下可以輕易的將其所想表達的音樂性傳達出來!
每個人的音樂性都是存在的,只在於你會不會傳達與運用,可別忘了適當的運用肌肉身體的動作。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